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活動與演講

首頁 / 最新消息 / 活動與演講
::: :::
日期:2025-10-22
研討會與會者合照

研討會與會者合照

專書主編與作者合照

專書主編與作者合照

侯永琪教授介紹專書

侯永琪教授介紹專書

香港恒生大學莫家豪教授發表

香港恒生大學莫家豪教授發表

研討會與會者合照
專書主編與作者合照
侯永琪教授介紹專書
香港恒生大學莫家豪教授發表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於2025年10月17日舉辦國際研討會,主題為「Innovative Paths to Quality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 Reform, Risks and Reinvention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這場學術盛會由政大教育學院、嶺南大學、香港恒生大學以及台灣高等教育評鑑中心(HEEACT)共同主辦,聚集來自南韓、新加坡、香港及台灣的亞洲頂尖學者,共同探討高等教育創新與永續改革的新途徑。

 

研討會由政大教育學院副院長胡悦倫教授及嶺南大學/香港恒生大學副校長莫家豪教授致開幕詞。活動的一大亮點是Springer英文專書 《Innovative Paths to Quality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Reform, Risks, and Reinvention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新書發表會,由政大教育學院與台灣高等教育評鑑中心(HEEACT)共同出版。該書探討亞洲各國高教制度在治理、品質保證、利害關係人參與與創新實踐等面向的發展與挑戰,呈現亞洲在全球高教品質對話中的在地觀點與貢獻,由國立政治大學侯永琪教授、南韓首爾大學Jung Cheol Shin教授及挪威奧斯陸大學Bjørn Stensaker教授共同主編,共計12章,由32位來自19所大學的頂尖學者共同著作。

 

本次研討會共設三個主題場次。第一場「新興監管架構下的體制改革與品質標準」探討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與全球競爭的挑戰下,品質保證機制、治理改革。香港恒生大學莫家豪教授(Ka Ho Mok)以「非洲學生在中國高等教育中的知識正義」為題,檢視非洲學生在中國就學的經驗與挑戰,呼籲高等教育機構在國際化進程中應重視課程去殖民化與多元知識體系的平等對話。

 

第二場聚焦於學生參與、中國境內國際分校的研究能力。HEEACT團隊的許嘉寶及林芳伃研究員分享「台灣學生參與高教內部品質保證的經驗」,指出學生在教學與治理過程中參與度提升的重要性,並提出強化制度支持與回饋機制的具體建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楊沛東教授(Yang Peidong)以「”水碩”與”反向留學”」為題,探討中國學生赴新加坡一年制碩士課程的動機與學習現象,重新審視國際學生流動的理據與其教育意涵。

 

第三場則探討生成式人工智慧、永續發展與數位創新對高等教育的變革性影響。台北科技大學傅遠智教授發表「生成式AI對教學與研究的影響」,指出AI正在重塑知識生產與教學方式,推動大學思考自身在AI時代的核心教育價值與評鑑架構。

 

研討會最後由莫家豪教授、趙楷博士與侯永琪教授致閉幕詞,強調亞洲高等教育領袖之間持續學術合作與共同願景的重要性。他們一致重申推動創新、包容與品質保證的共同承諾。此次聯合研討會充分展現學術智慧與合作的力量,為亞洲乃至全球高等教育開啟邁向創新、公平與永續未來的新契機。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